(我先申明這是我個人閲讀心得,也是摘取中庸的個人部分解讀,我淡化一些封建與時代的落差,在閲讀上做一些筆録。)

孔子説中庸的理念是非常好的,可是很少人可以堅持。先秦前舜喜歡發問,細查淺近,別人若有缺失,隱而不宣。若有善行,播而不匿。一般人都會自以爲聰明卻不懂趨避,選擇中庸,一個月的守行都做不到,所以中庸之道不能成行。

聰明的人過于明白,覺得太多細節小處,認定做不如不做;對於自己能力與要求做過頭。

愚笨的人卻不全明白中庸個中的道理,才幹太差又掌握不好以致做不到,所以中庸之道,恐怕是不行的了?

 

君子的行爲完全合乎中庸的道理,依循天賦人的本性,意味是遵循着道,不離不棄。

君子在別人看不到聽不到的地方都特別謹愼,因爲一個人獨處的時刻特別容易鬆懈,喜怒哀樂都放在心頭,就容易操之過急,拿捏的不符合氣度;無法做到中與和的要訣。

中是天下萬物的本性;和是世間萬物共同的趨向。能夠達到中和,意味我心正,可以推及天下,安位正位,與萬物順和共育。

 

君子之德在于時時位置在適中,小人心有畏懼,肆意妄爲,要做好中庸的辦法,唯有牢記中庸。


君子之道很淺白,天下正大,用處雖廣,實體上卻細微。如果人人做好本分,天下就昭顯。

因爲道從來不遠於人,只有人遠于道。身爲子女盡孝道,人臣者做好本分,與友人相處顧及道義,盡兄弟之情。把想説的話,謹愼的説,多餘的話不能説盡;説話要顧及做事,做事必須言行一致。


君子本人是守本位,身在高位不欺負下屬,身在地位不急功近利討好上司;自己行爲不端,責求於人必然招惹怨恨,只有小人才時時有非分之想。


天下有誠心的人是力求盡本分,在處理好細微的事情才能進而化育萬物。外在有所表現,自然引起大家關注,如此下你的內心的誠意才能感動更多人。


在誠之道;我們可以預知天命,國家將興,必有禎祥;國之將亡,必有妖孽;做好修身養性的人,心如明鏡,視事透徹,自然料事如神。


誠是做人的根本,只有依賴成就萬物的根本與完整自己成仁的人格,才不會虛妄無物,目中無人。

 

愚蠢的人常自作聪明,卑微的人爱自作主张,若偏要走复古的路,灾难就会来临。


如果于礼法不合,律令就会不振,伦理就会难从。登天子抑或领袖位置的人,必须做好议礼,制度与考文。

建立于天下间不悖友,质正于鬼神没有疑虑,才能晓得天理。统治者的行为举止是世间的人的楷模,如果做不好,必然招惹厌恶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imji19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