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被慾望凌駕,卻不自覺。人應該客觀,順應自然!
這其中的區別是你處在被動抑或你處在主動,心理位置處在的位置是急躁還是平和。人從無到有,必須瞭解人無法逆天而行。人必須處于志,思,神,心和德氣中的平和。
執無爲天心,去化育萬物,散佈善行,品德滋養。
人執著于慾望,必思路不全,思慮不通,心煩,氣衰,虛弱。
心志不過是慾望的使者,慾望越多需求越雜亂,人的心神越分散。
修養心志須修意志,用人需知道他的能力所在。
目標不一致,反應就缺乏果敢,判斷注定先被夾制。
思路審愼,心思安寧;心志不隨情感,思維,目標而動搖,才有成功的把握。
待人接物意志思慮必須和客體相符合。
淡泊寧志,虛己待物,人是萬物的造化原理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整理了我對鬼穀子學説的一些看法,尤其是虛己待物就是一種空的哲學,不容易完全參透。
當然,讀通鬼穀子學説,戰無不勝,問題是技巧還是透過觀察人的優勝劣敗,比較容易掌握趨勢。
但鬼穀子師出老子,談的是順應天命,大道爲先。
可是反觀後期的師承鬼穀子的蘇秦與張儀,卻做的比談的多,惟一差別是不再側重於無爲,力求功名與作爲。
若眞無爲,何來縱橫?我深深一嘆。
張儀與蘇秦的思路放在他們眼下的天下,兩位的作爲是相互對立,形同陰陽。但拉攏的都是君皇。在其狹隘的思路已經是不符天道。
如果説他們的功名是取兩邊捨民意,他們當然直接得到好處與甜頭。確實他們倆的思路促成秦走向集權,有一定的責任,因爲要破爭衡的可能性,就是把對手縮在最小,甚至無對手。
想到一句兩面刃的老話,滅秦者楚。項羽的出現印證了定律,但卻不知是事前還是有人事後孔明。
現在的階段,仍是朝野分割,儼然縱橫,可惜!
民主政治應該是大道執中,以民爲本。可惜終究擺脫不了人性,愚者多,貪婪者群,第三勢力難被認定。